动态

当前位置: 网站首页 > 系所设置 > 哲学系 > 动态 > 正文
综述 | 三维空间:期刊风格判断、论文基本定位及其两者之间匹配
日期:2025-03-29 10:32来源: 作者:


2025318日下午,全讯白菜网站大全文字斋第192讲于A区400全讯白菜网官网学术报告厅举行。本次讲座特邀《安徽大学学报(哲学社会科学版)》主编、安徽大学博士生导师张治栋教授,作题为三维空间:期刊风格判断、论文基本定位及其两者之间匹配的学术报告。学院党委书记孙江林书记出席讲座,400全讯白菜网官网师生30余人参加讲座。



讲座内容


张治栋教授以学术性、理论性、思想性三维空间模型为框架,系统阐释期刊风格定位逻辑。他通过“1+1=2”“1+1>2”等生动比喻,解析三性区别:1+1=2代表理论性,强调严谨判断与逻辑闭环;1+1为何等于2指向学术性,需实证研究与学科规范支撑;而1+1>2则体现思想性,要求突破既有框架、彰显价值导向。

为深化师生们的理解,张教授又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为例,剖析理论勇气内涵:下结论、提假设、敢质疑的学术魄力,恰是理论生命力的源泉。他进一步结合中国历史脉络,指出大一统国家的治理传统塑造了对系统性理论的依赖,儒家思想能成为千年主流,正因其构建了兼具学术根基、理论解释力与价值引领的思想体系

针对论文写作,张治栋强调三维平衡原则:标题需精准凝练,体现核心结论;正文须立足学科前沿,注重逻辑自洽与创新突破;脚注则承担补充论证、引证规范等功能,三者构成学术生态链,缺一不可。他特别提醒青年学者关注期刊隐形门槛《安徽大学学报》偏好理论扎实、视角新颖的成果,但若文章侧重史料考据,则应转向文献类期刊——匹配度比绝对质量更关键。”  

投稿策略方面,张教授提出双向调适理念:既要从选题阶段预判目标期刊风格,也需在修改环节灵活调整论述侧重。他以自身编审经验举例:某篇区域经济论文因理论模型单薄被拒,作者补充博弈论分析框架后,终在《中国工业经济》发表。这说明学术研究需坚持问题导向,但呈现方式可因刊制宜。”  



师生提问环节


提问环节,历史系讲师张帆老师就冷门领域投稿困境求解。张治栋坦言:古文字等学科需精准锁定《文献》《文史》等专业期刊,切忌盲目冲击综合类C刊。若选题具备跨学科潜力,可尝试从文化传播、数字人文角度切入,拓宽期刊选择面。哲学系副教授陈绪波老师询问如何平衡理论深度与可读性,张教授以胡适名言大胆假设,小心求证回应:用案例分析翻译抽象理论,用章节提要点亮逻辑路标,皆是降低阅读门槛的有效路径。”  

讲座尾声,邝老师总结指出,张教授的分享既具方法论高度,又含操作指南温度,尤其三维空间模型为学术写作提供了清晰的坐标参照。在场师生表示,此次讲座直击论文发表痛点,对选题设计、期刊匹配与学术表达有了更深刻的认知。


撰稿人:杨泽锴